余熱鍋爐鋼梁防腐油漆技術
一、工作量及工程概況: 涂刷面積約3020㎡。(具體涂刷面積,以現場實際施工面積計算)
1. 施工技術要求:采用高空懸掛作業人員的方式,對余熱鍋爐鋼梁防腐油漆范圍內的設備鋼架從頂部外表面擋板、法蘭、螺栓組套、支撐等結構件等進行全面的機械打磨、除漆、除銹,并見金屬光澤,再對其進行二道底漆、一道中間漆、二道面漆的涂刷。
1.1. 質量要求
1.1.1. 所有施工面需要進行機械除重銹工藝,除銹施工應遵守《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GB50212-91)且經除銹處理后的鋼材表面光潔度必須達到規范中的一級要求,焊縫處刮原子灰膩子。
1.1.2. 除銹等級不低于GB8923——St3級標準。除去金屬表面上的舊油漆和污垢,并且沒有附著不牢的防腐層氧化皮、銹蝕產物等一切雜質。
1.1.3. 節點連接,必須進行除銹處理,吊裝損傷的金屬表面應清除干凈,燒壞翹起的漆膜必須打磨成45度坡邊。
1.1.4. 除銹結束,刷底漆和面漆前要用干燥清潔的壓縮空氣對處理面進行清理,吹掃粘附在表面的腐料粉塵。
1.1.5. 涂裝質量要求:底漆與面漆:每道漆膜應平整、光滑、實干。不得有漏刷、露底、咬底及嚴重流掛、流淌、皺紋、起皮、脫皮、慢干、發粘等不良現象。
1.1.6. 按工作量所需的油漆進行施工,不得浪費。
1.1.7. 施工要求機械除重銹后,涂刷或噴涂底漆2道,涂刷或噴涂面漆2道。
2. 檢查與驗收
2.1. 驗收依據
? 《電力建設施工及驗收技術規范》鍋爐機組篇DL/T5047-95
? 《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》鍋爐機組篇DL/T5210.2-2009
? 《 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 GB50212-91
2.2. 強制性條文
2.2.1. 措施及檢查要求
? 作業過程中,施工人員應嚴格按《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》的要求作業;技術管理人員應加強工程管理,督促、檢查施工人員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和作業指導書;質量檢驗人員在工序驗收時應檢查相關強制性條文是否已實施,不允許出現與強制性條文相違背現象。
2.2.2. 監督檢查的內容包括
? 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是否熟悉、掌握強制性標準。
? 施工、驗收等是否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規定。
? 工程項目采用的材料、設備是否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規定。
? 工程項目的安全、質量是否符合強制性標準的規定。
? 工程過程中強制性條文的落實、執行和檢查記錄。
序號 檢 驗 項 目
1 每一道工序結束后,應及時進行檢查驗收,施工方現場工作負責人首先進行自檢,自檢合格申請業主驗收,并辦理工序交接卡
2 隱蔽工程隱蔽前必須經檢查驗收合格,并辦理簽證。
2.3. 驗收
2.3.1. 為了防止鋼鐵的腐蝕并由此而造成的經濟損失,采用涂料保護是防止鋼鐵腐蝕的主要手段之一,防腐蝕涂層的有效壽命與涂裝之前鋼鐵表面的除銹質量,漆膜厚度,油漆品種涂裝工藝條件等因素有關。
影響因素 影響程度(%)
鋼鐵表面除垢質量 49.5
涂層厚度 19.1
涂料種類 4.9
涂裝工藝條件等其他因素 26.5
2.3.2. 除銹施工應遵守《建筑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(GB50212-91)且經除銹施工質量必須經業主現場負責人驗收合格,未經認可不得涂刷底漆。經處理過的鋼結構基層應及時刷上底漆,間隔時間不應超過12小時。完工后的油漆表面應外觀應達到:涂刷均勻,色澤一致,無皺皮、流墜和氣泡,附著良好,分色線清楚、整齊。其中底漆及中間漆單道漆膜厚度30μm,面漆單道漆膜厚度35μm。檢查方法:用油漆測厚儀進行測量,要求每個測厚位置隨機選擇十處,進行檢查,發現一處不達標,施工方應重新涂刷,以此所發生的費用由施工方承擔。
2.3.3. 適當的表面處理對于防腐漆的成功質量至關重要,是防止鋼鐵腐蝕關鍵因素,因此,鋼鐵表面處理應符合標準。
2.3.4. 涂刷后面的色調應均勻一致,不得有透底斑跡、脫落、皺紋、流痕、浮膜、漆粒及明顯刷痕等缺陷。
2.3.5. 設備、附件、等鋼結構應先涂刷底漆。
2.3.6. 清除污物,金屬表面的油污、灰塵及鐵銹必須清除干凈。
2.3.7. 在油漆施工時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是當地狀況,表面溫度及涂裝時的天氣條件,涂刷施工條件應該在大氣條件良好和大氣溫和時進行,當空氣溫度低于涂料干燥劑固化溫度極限時,有霧或有霜時、或者說雨霧即將來臨時,待涂層表面結露而潮濕時、或者涂層初干還沒有發生結露時,不得進行涂漆。
3. 施工工藝
3.1. 施工工序
? 基面清理→底漆兩道涂裝→中間漆一道→第一道面漆涂裝→第二道面漆涂裝。
3.2. 基面清理
3.2.1. 本工程除銹采用機械除銹,機具采用砂輪機、鋼絲刷、砂布進行除銹,表面形成的粗糙度控制在40微米左右。徹底清除原銹蝕層及脫落、起鼓、附著不牢的舊漆膜,露出金屬原表面達St3級。
3.2.2. 對原表面未銹蝕部位(即漆膜層牢固可靠)也必須全部打磨清理干凈做到被涂表面無銹蝕、無油污、無水漬、無灰塵,除銹完后須在12小時內刷底漆。
3.3. 底漆涂裝
3.3.1. 第一、二道底漆及中間漆涂裝,底漆應充分攪拌均勻,配制后須在12小時內刷完。
3.3.2. 刷漆時要勤沾、短刷,且涂刷方向要一致,接槎整齊,待第一遍干燥后,再刷第二遍,第二遍涂刷方向要與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,以保證漆膜厚度均勻一致。
3.3.3. 底漆涂裝后需4-8h才能達到表干,表干前不得涂裝面漆。
3.4. 面漆涂裝
3.4.1. 面漆涂裝,面漆應充分攪拌均勻,保證色澤一致、粘度及稠度不流墜、不顯刷紋。在使用過程中應不斷攪和,涂刷方法與底漆相同。
3.5. 涂裝方式:可采用刷涂、滾涂兩種。
4. 施工方法
4.1. 施工方必須提前編制防腐油漆施工作業指導書及施工方案,并經業主審核簽字同意
4.2. 鋼架油漆采用掛滑板施工方法,利用鋼架頂部及各層平臺的槽鋼及鋼格柵作為吊點。
4.3. 具體操作方法: 鋼架油漆施工以一節為一操作點,用一根Φ20的丙綸繩作為主繩,固定在鋼架頂部或平臺上,下方應超出10m,繩頭打一個比卸扣大的結,另用一根Φ16丙綸繩和自鎖器作為保險,把Φ16丙綸繩固定在橫梁或平臺上,一頭把自鎖器扣牢在上面,施工人員上滑板前先把安全帶扣在自鎖器上,然后用卸扣把滑板扣在主繩上,自保自放。
5. 文明施工
5.1. 施工前必須履行電廠相關入廠安全手續,辦理工作票。施工工作應由熟練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參加,施工工之前先熟悉工作范圍和現場環境,并準備好施工時需要的工具,嚴格按要求施工。
5.2. 鋼架及設備、附件表面采用機械除銹法,在施工中要保證用電安全,臨時電源裝設漏電保護器,做好用電防護。
5.3. 機械設備除銹表面達到St3級。
5.4. 現場剩下油漆每日清除出廠,不得遺留在現場。
5.5. 按施工工期排每日工作量,按每日工作進度安排組織人員。
5.6. 施工方每日由施工負責人對施工人員進行站班,對每日工作安排及安全注意事項進行宣貫。施工人員系好安全帶,帶好安全防護裝置,安全眼鏡、安全鞋、耳塞。
5.7. 施工方現場設專人監護,發現不安全現象及時制止,對不服從管理的按規定進行考核,嚴重者按規定清除出廠。
5.8. 在施工外圍設置安全圍擋,施工時對現場設備進行必要防護,防止二次污染。在投標書中應明確圍擋防護措施及工藝要求。
5.9. 施工方有義務保持現場設備干凈整潔,對不符合要求的按電廠規定進行處罰。
5.10. 施工方應在施工過程中做好成品保護。
5.11. 現場每日做到工完、料盡、場地清。
5.12. 做好設備保護,對附屬設備(如CEMS設備、擋板、電動執行機構、電纜、槽盒、標牌)進行防碰、防砸、防污染保護。
5.13. 施工應該有條不紊地進行,確實體現規范有序,實施過程控制;高空和交叉作業注意安全和環境污染。因油漆污染的地面、其它設備等,由施工方清理干凈。
5.14. 涂刷每一層面漆都要控制好時間,涂刷前必須清除干凈表面浮灰。實施每一道工序前必須停工待點檢驗收,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,不得擅自作主。
5.15. 現場施工人員必須服從業主人員的管理。
6. 安全施工
6.1. 施工方在施工中安全器具自備,安全責任自負。
6.2. 堅持“安全第一,預防為主”的原則,嚴格遵守業主各項安全生產規章制度,確保人身、設備安全。
6.3. 施工方入廠前提供“三措二案一告知”即:安全措施、組織措施、技術措施、施工方案、應急預案、危險點告知。
6.4. 施工人員進入現場時,必須穿符合《安規》和電廠各項規章制度的要求。開工前由業主人員在現場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交底并簽字,執行班前、班后會制度。
6.5. 現場施工設備、工具要擺放有序。
6.6. 由施工方負責保證施工過程中的環境衛生,保證不對環境造成污染。
6.7. 施工方認真貫徹執行其他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、政策、法令、法規和上級有關規定。
6.8. 高空作業時,施工人員必須做好安全措施,如扣好安全帶、自鎖器等,方可進行施工。
6.9. 施工人員在現場工作時服從業主人員管理,對現場違章或不服從管理的,業主有權考核,并保留清退人員出廠的權利。
6.10. 施工方現場必須委派專職安全員對施工全過程進行監護。
6.11. 油漆涂裝中為了防止高空落物及高空墜落,按施工作業安全要求搭設安全網、將工器具用繩索系在固定處;對高處的散件堆物采取固定、綁扎等措施,并經安全員確認;作業人員使用工具袋,將施工用工具正確的放置在工具袋內,操作工具小心緩慢,嚴禁用力過猛;嚴禁上下拋物;同時配有專人現場監督。
6.12. 油漆工作面大,分布范圍廣,在作業前一定要有足夠的安全器具來保證,施工安全的可靠性,施工人員必須對作業區進行詳細的危險辨識、評估、督促施工部門完善。落實各項安全器具使用措施,如雙保險安全帶、攀登安全自鎖器、速差自控式人體防滑器、登高作業滑板、活動組合腳手架,吊掛梯、都要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,做好登記檢驗使用記錄,要考慮到可有可能影響安全施工的因素,建立基層檢查制度,以充分保證施工作業全過程控制嚴密性,有效性可靠性。
6.13. 雙保險安全帶使用:根據油漆作業人員流動、攀爬步驟的特點是一種必備的保護,其主要特點是用于上下攀爬時根據保險鉤相互換鉤防止器具。
6.13.1. 攀登安全自鎖器的使用:在作業區不能搭設腳手架時,且減少搭設腳手架的工作量,選用登高滑板作業,其中設雙道繩,一根為安全繩,一根為生命繩,安全帶保險鉤掛在生命繩上的登高自鎖器上,在施工過程中必須設專人看護。
6.13.2. 速差自鎖器使用:在高處懸空作業上下懸差距離大的情況下,速差自鎖器是必備的安全器具,器特點是當高空墜落瞬間內起到速差控制。
6.13.3. 登高板使用:一般在施工中用于外側鋼架,斜撐梁作業面作業的主要器具,在拆除腳手架工作量大的情況下,且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,而采用的安全必備器具。
6.14. 因油漆是易燃物品,在貯存和搬運都應注意防火,應做好防爆、防腐蝕、防泄漏的安全措施。現場必須配置足夠的消防器材;工作中及時做好落手清工作,下班前應進行檢查,確保無火災隱患方可離開。具體措施如下:
6.14.1. 調攪油漆時應遠離火星和明火。施工過程中做好防火措施,油漆桶不能放在電焊、火焊的下方,防止火花引燃油漆。
6.14.2. 使用油漆稀釋劑時禁止在桶上隨意開孔,應把蓋子擰開,調好油漆后及時把蓋子蓋上擰緊。
6.14.3. 帶有油漆的棉紗頭、破布、油漆掃刷、滾筒等易燃廢物,不允許丟棄在油漆庫房內,防止其氧化蓄熱產生自燃起火,應按環保要求放在指定垃圾桶內并及時處理。
6.14.4. 施工區域交叉作業較多,應特別避開電火花切割作業,如油漆桶內因電火花下落油漆發生燃燒,不得打翻油漆,應及時用滅火器滅火。油漆作業人員應清楚現場的消防設施布置,并能正確使用滅火器滅火。
6.15. 由于油漆不能淋雨,因此,涂裝作業時做好防雨措施,特別是在雨季。
6.16. 由于油漆應輕裝輕卸,禁止向下拋擲,車輛運輸應慢速行駛,并做好防墜落措施。
6.17. 應正確使用勞防用品,若有損壞應及時更換并注意其使用年限。
6.18. 夜間作業有足夠的照明并確保照明設備正常工作,夜間作業需得到業主批準
6.19. 對用完的油漆桶及塑料薄膜應及時處理,并堆放道指定安全位置。
6.20. 影響安全作業因素主要有上下懸空攀爬,安全設施狀態完整性,施工人員安全意識,防護措施:在施工作業過程中應設有關監控范圍,尤其是施工人員一定要確保正確使用,雙控安全帶,必要時應配用安全速差自鎖器,使用滑板時應設雙道繩索,并配置攀登控制安全器具,必須到專賣勞動保護用品商店購買,并要有產品合格證,使用前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,在施工人員使用時必須做到安全,裝置必須牢固、可靠,并符合安全操作規程,經安監室確認使用。
6.21. 高空作業人員應使用工具袋,將施工用工具正確的放置在工具袋內,對榔頭、扳手等應用臘線系牢,預防操作時失手而墜落,工具操作應小心緩慢,嚴禁用力過猛;嚴禁上下拋物。
6.22. 高空作業時,轉遞涂裝材料時要注意互相配合,安全帶扣在固定可靠的地方。
6.23. 施工下現場嚴禁煙火,施工現場防火;作業時產生的油漆桶和塑料包裝等易燃物,應及時整理并堆放到指定的安全位置;下班時,做好落手清工作確認無安全隱患方可離開現場。
7. 環境保護
7.1. 必須對設備及地面二次污染進行防護,對油漆二次污染處理,用油漆稀釋劑對油漆污漬進行清理。對油漆清理及除銹處理,在施工區域設置帶箱蓋的廢舊收集箱,在工作區域及施工地面設置塑料薄膜,及時將廢舊物放入廢舊收集箱。并安排專人對施工區域按時進行清掃,清掃時間間隔按施工范圍定,原則上兩小時清理一次。
7.2. 對油漆桶、刷子等,要按要求進行回收處理,確保不污染環境,嚴禁隨意亂扔。
7.3. 在涂刷過程中應注意操作方式,油漆是二次污染的直接破壞者,會污染到設備、管道、保溫外裝板等,因此在施工中盡量避開設備管道及外護板面等,如實在無法避免可用油布遮蓋住防止二次污染。
7.4. 施工全過程符合國家相關環保要求規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