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工程概況
1.1工程簡介
諫壁發電廠以大代小技改工程輸煤棧橋鋼架油漆施工。鋼架采用電動角磨機除銹和手工除銹,涂刷聚氨脂漆一底兩面。
2、編寫依據
2.1 鋼架油漆工程招標文件。
2.2 《火電施工質量檢驗及標準》(土建篇)-1995。
2.3 《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》(火力發電廠部分)DL5009.1-2002
2.4 《 鋼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GBS021-91
3、施工技術措施
3.1施工前的準備和條件
3.1.1施工通訊設施的準備:施工班組必須都配備手機進行聯系以便工作中的施工作業。
3.1.2施工總平面布置:現場電源箱及材料臨時堆放場地,道路、通訊等設施已齊備。
3.1.3施工材料的準備:根據施工進度計劃提前提出交付施工進度和材料計劃,對現場的材料須嚴格進行檢驗,不合格品嚴禁進入施工現場。
3.2.施工工程量
以大代小工程中所有輸煤棧橋鋼架油漆施工。
3.3、工期及勞動力計劃
3.3.1工期計劃及要求
3.3.1.1工期規劃:本工程工期按照施工要求進行施工作業。
3.3.1.2積極響應施工進度計劃要求,采取必要的措施:如增加施工人員的投入,配備先進的施工機械和工器具,采用新工藝,在保證安全質量的前提下加班加點施工等,以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。
3.3.2勞動力計劃
勞動力資源動態分布
電工 |
油漆工 |
架子工 |
管理 |
質檢員 |
技術員 |
施工員 |
高空作業監護人 |
2 |
20 |
5 |
2 |
1 |
1 |
1 |
1 |
3.4施工工序
基層處理——底漆一道——面漆第一道——面漆第二道——驗收
基層處理:采用電動磨光機除銹,經打磨過的物體表面必須達到ST2.5級,露出金屬本身光澤,做到無銹痕、無油垢、無污垢、氧化鐵和其他附著物。表面處理后的應立即涂刷底漆,防止露水、雨水侵蝕產生新的鐵銹,所有漆。膜應光滑平整,色澤一致,無氣泡、剝落現象且厚度均勻,鋼結構油漆厚度應達到150um防火涂料結構油漆應達到550um。
3.5質量保證措施
3.5.1涂料的品種、顏色、質量必須符合要求,并有配套的質保書、出廠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。涂料使用前必須兜底攪拌均勻,如有雜質必須過濾,如涂料為雙組分,必須嚴格按照使用說明進行配比,經充分攪拌后,放置15分鐘方可施工,做到用多少配多少,剩余的涂料不得回到原桶內。
3.5.2每次配置的油漆應在4h,內使用完。
3.5.3油漆工作應先上后下,防止油漆滴落下層構件上表面。
3.6施工措施
3.6.1施工班組在施工前參加技術質量安全交底活動。
3.6.2施工中應按作業指導書及圖紙文件進行施工,對施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上報。
3.6.3做好施工過程中原始記錄,收集作業指導書執行中的質量問題和意見。
3.7作業檢查結果、驗收和質量標準 |
檢驗指標 |
性
質 |
單
位 |
質量標準 |
合格 |
優良 |
金屬面清理 |
主要 |
|
油垢、灰塵、清理干凈,達到Sa2.5級 |
底層(防銹漆)涂刷 |
主要 |
|
涂刷均勻、無透底、漏刷、無流痕,做到厚薄均勻。 |
面漆涂刷 |
涂層外觀
|
主
要 |
|
色調均勻、無透底、斑跡、脫落、皺紋、流痕、浮膜、漆粒及明顯刷痕 |
涂層復涂時限 |
|
涂層復涂,必須在上一層漆已干燥后進行 |
層間結合 |
|
層間結合嚴密,無分層現象 |
4、安全措施
4.1實現“事故零目標”,不發生人身死亡事故;不發生重大機械事故;不發生火災事故;不發生職業中毒事故。
4.2必須嚴格執行《電建安規》和《電建安全管理規定》,在施工前認真組織施工人員學習,深刻領會規定全文,建立有力的安全體系和安全宣傳及落實措施的方法。
4.3施工前進行施工技術措施、施工工藝及安全規范措施交底,做到人人熟悉了解,以防止人身事故發生。
4.4施工操作業人員應穿著工作服、工作鞋、戴手套、口罩、毛巾等常用防護用品。
4.5參加高空作業人員應事先進行體格檢查,合格后方可登高作業。
4.6施工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,高空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,其掛鉤應緊扣于身體上方牢固的鉤件上,不得穿硬底或帶鐵掌的鞋。
4.7高空作業應配帶工具包,工具應系安全繩,工具不得隨處亂擲、亂放,在高空作業中必須派專職監護人員進行監護。6.8施工后應將工具和現場清理干凈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擴散。
4.8對易燃、易揮發物品應避免陽光曝曬,存放處嚴禁煙火,并用禁火標記。
4.9對易發生毒性、刺激性、感染性物質的場所應保持空氣流通或設置通風裝置。
4.10施工現場應配有消防器材。
4.11施工現場各通道須經常保持暢通,每日工作結束后垃圾及時清理。
4.12高空作業周圍的溝邊、孔洞應設固定蓋板及圍欄,施工人員不得擅自挪動。
4.13高空作業各層平臺、走道上的材料不得堆放過高、過重,施工用料應隨用隨吊,用后及時清理。相鄰工作人員不要聚于一處腳手架上。
4.14高空作業時應劃定安全區域,并用安全標志加以區分,以防他人進入施工危險區。工作完畢時,撤除安全標志。
4.15交叉作業時必須裝設防護隔離罩棚、安全網或其他隔離措施,盡量避開交叉作業。
4.16腳手架搭設后承載能力要≥270kg/m2,使用時的實際載荷必須小
于270kg/m2,搭設好的腳手架驗收合格后方可掛牌使用,使用中應定期檢查和維護。
4.17腳手板鋪設應遵守以下規定:
4.17.1腳手板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,對頭搭接處應設雙排小橫桿,其間距不得小于20cm,并用#12鐵絲綁扎牢
4.17.2在架子拐角處,應交錯搭接。
4.17.3腳手板應鋪設平穩并綁扎牢固,不平處用木墊牢并釘死,不得用磚或他物墊塞。
4.18每天工作結束時,要隨時清除施工垃圾。
4.19應在正式固定構件安裝牢固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撐。
4.20擰緊綁扎鐵絲時,不得用力過猛,防止因鐵絲斷裂使緊固工具或鐵絲彈起傷人。
4.21金屬構架或設備禁止懸掛電線,被雨淋或結水的高空金屬架嚴禁攀登。
4.22夜晚工作照明光線須充足,避免強烈光線直射工作人員面部,燈具要綁扎牢固。照明線路、設施的安裝需由電工安裝,施工結束后應及時安排電工拆除。
4.23現場使用電動工具必須戴絕緣手套,電動工具必須有可行的接地保護。現場使用的移動電源盤必須設有漏電保護器。
5、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
5.1環境保護
5.1.1認真貫徹、嚴格遵守國家和當地的環境保護法律、法規。
5.1.2識別本工程的環境因素和重要環境因素,制定環境目標、指標和管理方案,明確應急點和關鍵崗位,推行清潔施工,做好污染的源頭控制和預防,節能降耗,減少污染物的排施,提高本公司在工程中的環境形象。
5.1.3對工程建設活動中和服務中涉及到的包括物資供應、周邊組織及居民在內的影響,并接受業主、監理單位對本工程的環境管理要求,以利提高工程建設活動和服務的環境質量。
5.1.4在作業指導書中根據環境管理的規定,編制具體的環境運行控制要求和措施,在施工中一并貫徹執行。
5.1.5節能降耗,節約用電,對材料的消耗經審批,充分利用能源,降低消耗,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。
5.1.6主要施工場所設垃圾桶,施工垃圾、施工廢料等固體廢棄物進行分類存放及處理。有油污的綿紗和油漆桶存放在規定場所,定期處理垃圾、建筑垃圾送指定的處理場所。
5.1.7不在現場焚燒垃圾等產生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,對可能產生粉塵、廢氣、廢水、固體廢棄物及噪場振動對環境有污染和危害的設備及場所,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。
5.1.8施工現場不得亂涂亂畫,保持整潔、文明的施工環境。
5.1.9在工程中盡量使用無毒的材料。
5.1.10制定必要的應急預案,并于職業健康安全的應急預案相結合。
5.1.11保護廠區原有的綠化和場地的整潔。周圍的綠化帶和場地采取防護,防止損壞綠化或污染場地。
5.2文明施工目標、組織機構和實施方案。
5.2.1文明施工目標
做到施工組織周密,區域功能齊全,現場整潔,道路平坦,排水暢通
機械設備完好,技術資料完整,工藝美觀,物料堆放有序,安全防護設施標準化,作業行為規范化,竣工時不留痕跡,讓業主滿意。
5. 2.2文明施工組織機構 成立文明施工領導小組。
5.2.3文明施工實施方案
5.2.3.1嚴格施工總平面管理,服從業主及甲方的總平面管理規劃和要求,不隨意搭建和占用場地。
5.2.3.2施工現場不隨意堆放材料,要放到甲方指定的地點。
5.2.3.3控制現場材料的堆放。當天不用的材料不運現場,特殊情況要堆放,需經甲方審批。運放現場的材料不占通道,不影響人員通行
5.2.3.4施工廢棄物及時清理干凈,并運至指定的場所。施工區、現場道路、材料堆放場地,設專人清掃、維護。